Cut News

cutting some news for collection.

Friday, August 24, 2007

女性不婚不生 非因學歷高

台灣立報 2007.08.24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讀得太高嫁不出去」「女人的婚姻要向上流動」……高等教育女性「不好嫁」是台灣普遍的觀念,各界也將近年來晚婚、不婚、不育的現象歸因於女性教育年限長,延後婚配與生育。

學者研究也證實,在高學歷男性35歲之後紛紛結婚時,同樣學歷的女性,卻有相當數量未婚。

女人晚婚比例增加

國 科會委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助理教授、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組長陳玉華,進行「近期婚姻趨勢對未來生育率的可能影響」研究。研究分析2005年內政部資 料,發現多數台灣人在40歲前後結婚,25到34歲大學程度的男女當中,未婚男性佔了72.6%、女性則有接近6成7為單身,不過一旦過了35歲,大學畢 業男人進入婚姻的比例便多過女性;到了55歲以上,只有3%左右的男人沒有妻子,卻有10%的女人維持單身。

女人高學歷不是壞事

陳 玉華強調,目前55歲以上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相當少,這群人結婚的比例低,不代表現在受高等教育的女人,未來也會有這種趨勢。而女人會唸書真的高處不勝寒 嗎?美國研究證實,事實剛好跟大眾的觀念相反。因為現代社會變遷快速,雙薪對家庭來說是加分,大學畢業女性的結婚率高於其他族群,尤其在創業成家的初期, 兩份薪水要買房養家都比較容易。陳玉華並提出,高學歷女性結婚趨勢,台北市值得長期觀察。

國內總生育率逐漸下滑,從民國40年的7.0,在 民國80年代中期首度低於2.1的替代水準,可謂「人口快速轉型典範」,然而學界卻沒注意到,家庭計畫成功後,指標沒有停留在2左右的替代水準,反而一路 下滑,去年更降低到1.12的歷史新低,與日本(1.26)、新加坡(1.24)、南韓(1.08)、香港(0.97)並列超低生育率地區。

學者分析日本是在經濟泡沫化之後,民眾不敢結婚生子,近幾年經濟表現上揚,去年生育率就回溫;韓國學者也發現,經濟表現影響生育率頗大,當年金融危機出現,離婚增加、生育率低。

另外,全球化之前,一般人工作8個小時,全球化之後,24個小時要工作。超時工作的結果是壓縮營造家庭生活與婚姻的時間。新加坡學界正熱烈討論,高政經地位者,24小時都要處於工作的待命狀態,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甚至擔心子女未來競爭力,乾脆不要生,少煩惱。

而已開發國家中,跟東亞一樣是生育率後段班的還有義大利、西班牙、希臘3國,這些國家也是對家庭觀念保守,政策又不積極介入。德國則在今年年初提出育嬰假的改革,男性也可提出跟女性一樣的有給育嬰假,以成功增加德國人「生育的打算」。

生育率 政客不在意

陳 玉華指出,拿錢做公共建設與提升生育率,政客會傾向做建設,因為今年放一百億蓋橋鋪路,明年就看見結果,同樣的錢拿去做生育,有50億可能無效,生效也不 會在一年兩年內看見成果,加上老年人口、中年人口會幫自己發聲,但是未出生的嬰兒不會說話,除非國家意識到人口組成老化的危機,以政策積極介入,否則在個 人層次上,生育率不會自然回溫。

陳玉華笑說,在美國課堂上談生育控制理論時,老師一定會說「妳從台灣來,妳們生育率做得很好,世界的典範」,然而生育率在80年代下降後,就沒有上升,只有兩千年的龍子龍女效應,才略微增加。

而從龍年現象、新生兒性別篩檢等現象,也可見台灣人傳統的一面。學者指出,台灣許多調查都指出,國人觀念還是極端傳統,「非家庭行為」改變的程度很大,家庭之內,行為改變的不多。傳宗接代的觀念根深蒂固,非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收養。

大女人、小男人的組合,在家庭內或許很好,到了外面,社會評價卻不一定能接受,很多時候,女性平權的觀念進步,反而是男性無法接受「太太比我強」,因此社會價值觀轉變,高政經地位的女性擇偶的市場才會大,否則女生願意接受小男人,男性也不見得喜歡「娶某大姊、坐金交椅」。

Labels: , ,

資深美女 不想跟大家走相同的路

中國時報 A2/焦點新聞 2007/08/24

資深美女 不想跟大家走相同的路

【林倖妃、王莫昀/台北報導】
  學者研究指出高學歷熟女未婚比例偏高。美女作家成英姝說,她從 小學就抱定不婚主義,無法理解為何要跟大家走相同的道路?勵馨基 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也說,她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涯規畫,不想把人 生都賭在一個男人身上。
  陳敏薰 還在尋找感覺對的人
  台北一○一董事長陳敏薰也被視為不婚的企業女強人代表之一。不 過,熟悉陳敏薰的友人表示,陳敏薰不是不婚主義的擁護者,她曾私 下說,只要「感覺」對了,還是會挪出時間談戀愛。
  友人透露,與前男友白育民在美認識,交往七、八年間,陳敏薰是 認真的。只是後來白育民擔任外資證券公司執行董事,陳出任一○一 董事長,兩人事業心都很重,聚少離多,才會分手。
  獅子座的陳敏薰事業心雖很重,但仍希望能甜蜜地談一場戀愛。友 人說,陳敏薰對感情沒有什麼特別要求或具體要求,但特別重視感覺 。未來只要找到「感覺對的人」,陳敏薰還是希望能步入禮堂。
  曾經擔任過媒體記者,之後轉往勵馨基金會任執行長的紀惠容已過 五十歲,算得上「資深熟女」。從未有過婚姻紀錄的她,被問到為何 不婚?她馬上回答,要做的事情太多,一進入家庭,恐怕都做不了。
  紀惠容 人生非只為男人而活
  紀惠容表示,絕大部分男人都希望老婆在家扮演好「相夫教子」的 角色,很多女人或許能認同,但她認為,如果進入家庭,意味著她要 放棄自己的志業,她寧願另做不同的選擇。她很清楚自己不是能為一 個男人而活的人。
  紀惠容年輕時相過親,也曾談戀愛並掙扎於是否走入家庭,她說, 當時就發現,男人多希望她和未來的公婆同住,有時對方的家鄉在外 縣市。而她從小生長在台北,等於人際網絡全部斷根,猶如樹被連根 拔起。在清楚自己的價值和人生規畫下,她認為即使身為女人也可以 很有力量。
  成英姝 從小就不認為要結婚
  被譽為美女作家的成英姝直言,「我從小就不認為人生一定要結婚 ,對談感情也沒有很大興趣。」因為不太重視談戀愛這回事,她和男 友相交十幾年從沒換過,也沒想過要結婚,因為「人生還有很多事情 比結婚更重要」。
  有網友提到成英姝的作品,認為看她的書「可以支持自己繼續單身 下去,而且是單身一輩子」。不是因為她在書中提出任何了不起的理 由,而是會讓人自然浮現一種想法,就是「幹嘛一定要有戀愛這種事 情?」成英姝說,既然認為沒必要結婚,她也不會想要有子女。紀惠 容說,她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多年,深刻體會到有很多孩子需要關心和 關愛,血緣關係根本不重要,即使沒有自己親生的子女,她也沒有任 何遺憾。

Labels: , ,

男人不解:談得來 比學歷重要

中國時報 A2/焦點新聞 2007/08/24

男人不解:談得來 比學歷重要

【李宗祐/台北報導】
  台灣高學歷熟女未婚比例偏高,四年級的資深熟男和六年級的型男 卻異口同聲說,「怎麼會這樣?重點是要看得對眼,兩人可以談得來 。我不介意娶學歷比自己高的太太。」
  六年級的網路作家法蘭克表示,他不會介意太太的學歷比自己高, 因為學歷不能代表一切,「她有她的優點,我有的長處」,雙方各有 所長。最重要的是要看對眼,「她要可以跟我到處玩,當我的生活玩 伴。」
  如果太太不只學歷高,又比自己會賺錢,法蘭克說,也許這樣可以 讓家庭生活過得更有品質,但自己的物質要求不高,太太是不是比自 己會賺錢,並不那麼重要。法蘭克表示,他雖然可以接受姐弟戀,但 差一、兩歲還OK,如果差太多,就擔心會有高齡產婦的問題,帶孩 子會很累。
  年過五旬、在某部會擔任科長的孫姓官員也表示,太太學歷比自己 高、錢賺得比自己多,都不是問題,完全要看兩人是否談得來,有這 種顧慮的人都是大男人主義作祟。至於姐弟戀,就會考慮是否要生小 孩、傳宗接代的問題,如果不想生小孩,即使是老少配,有何不可? 只要兩人互相喜歡就可以。
  不過,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研究組長陳玉華認為,男人雖然口 說無妨,心裡卻還是很介意。男人若參加婚友活動,若碰到學歷比自 己高的對象,經常會問對方:「你會介意我的教育程度比你低嗎?」 這麼問,已凸顯到底是男性的問題,還是女性的問題。
  她說,大學先生娶碩士太太,在家裡或許可以相安無事,但到外面 參加應酬時,總難免會被虧說:「哇!你好厲害,可以娶碩士當太太 。」社會輿論在無形中,還是會給男人造成壓力。

Labels: ,

高學歷熟女 每4人1未婚

中國時報 A2/焦點新聞 2007/08/24

高學歷熟女 每4人1未婚

【李宗祐/台北報導】
  高學歷女性比相同教育程度的男性,容易成為「等愛的人」?學者 研究發現,卅五歲以上、大專以上學歷的熟女,未婚比率明顯高於同 年齡層、同教育程度的熟男;大學以上、卅五到四十四歲的熟女,將 近每四人就有一人未婚。形成高學歷熟女晚婚現象。
  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長陳玉華在國科會支持下,以 內政部二○○五年底台閩地區人口調查報告為基礎,研究「近期婚姻 趨勢對未來生育率的可能影響」。她表示,台閩地區十五歲以上未婚 人口,女性未婚比例稍低於男性;不論男女,多數在四十歲前後結婚 。但比對不同教育程度未婚人口,男女未婚比例出現明顯變化。
  比率明顯高於同條件男性
  她發現,大專以上學歷女性,比相同教育程度的男性更容易處於未 婚狀態,這個現象在卅五歲以上、學歷越高的熟女越明顯。卅五到四 十四歲有專科學歷的女性一七.六%未婚,明顯高於同年齡層、同學 歷男性的一四.五%;四十五到五十四歲有一一.五%未婚,幾乎是 男性四.五%未婚比例的三倍。
  學歷在大學以上熟女與熟男的未婚比例差距拉得更大。卅五到四十 四歲女性二四.六%未婚,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未婚,明顯高於男性 的一六.一%;四十五到五十四歲資深未婚熟女有一五%,超越男性 的五.五%。
  陳玉華說,高學歷男性若超過五十四歲還未婚,還有很大的機會可 以尋覓到合適的對象結婚,但高學歷女性若超過五十四歲還沒結婚, 大概就會繼續維持單身。
  男晚婚不損身價 女性反之
  陳玉華分析,高學歷男性如果晚婚,年齡的增長不會減損他的身價 ,也不會讓他降低擇偶條件,可以選擇的範圍比較大。反之,高學歷 女性如果晚婚,身價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可以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少 ,因為擁有相同學歷的同年齡男性多數已經結婚。
  但陳玉華也說,目前教育愈來愈普及,未來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人 數也會持續增加,十五到廿四歲這個世代的女性,以後擁有高學歷的 人數將很可觀。而台灣男人一向喜歡娶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女人,但 以後男人擇偶時,將面對更多高學歷女性。台灣男人應該開始思考, 是否仍堅持要娶較低學歷的女性?否則,以後恐怕連結婚的機會都會 減少。

Labels: , ,

高學歷熟女不婚,又怎樣?

中國時報 2007.08.25 
高學歷熟女不婚,又怎樣?
王乾任

日昨各報紛紛以大標題談論高學歷女性低結婚率,甚至出現不少誇張的標題,什麼「等愛的人」、「資深美女」,頗有替超過適婚年齡單身女性抱屈之意。然而,熟讀各報刊相關報導後,不難發現,報導引述學術研究數據侃侃而談,卻有汙名化高學歷單身熟女之嫌。

首先,高學歷女子結婚率雖低於男性,但是,單身並不代表沒有交往對象,沒有結婚打算。現代人由於求學生涯普遍拉長,再加上工作極忙、事業心 強,還有結婚代表的意義減弱等等因素使然,導致即便有對象,不急著結婚的狀況日多。但報導卻幾乎有不結婚等於(沒伴侶的)單身之嫌。

其次,有報導認為,單身熟男身價高,單身熟女則身價日貶,看起來像是提醒熟女們不要再挑了。卻不知,單身熟女身價日貶、熟男日高的現象,與 其說是台灣男性普遍仍喜歡找學歷或成就比自己低的女性,不如說男人喜歡幼齒的仍然居多數。畢竟,單身熟女學歷普通/不高者並非沒有,但更讓單身熟女嫁不出 去的理由,與其說是學歷或身價,不如說是年華老去。

此外,當前台灣女性雖然教育水準提升,但在結婚上困於傳統的低成就婚(男性應比女性學歷高、收入高、成就高)的思考模式,而男性更從來沒有 跳脫以「外貌」、「年紀」擇偶。否則,為何有很多高學歷男性覺得台灣女生太麻煩,進而找上外籍新娘,以買賣婚解決終身大事,不願意進入自由戀愛市場尋找婚 配對象。

其三、高學歷熟女單身,就是「資深美女」嗎?美女有分資深資淺的嗎?這是年齡歧視還是性別歧視?女性的美,年輕自然有年輕的樣態,中年或老 年依然有她的獨特風韻,看奧黛莉赫本老得如此優雅,美女就是美女,沒有什麼資深資淺之分,想以「資深美女」吹捧單身高學歷未婚熟女,看似開明其實骨子裡卻 是父權思想作祟。

其四、男女嘴巴都說談得來最重要,但實際檢驗婚配統計數字,男女雙方的學歷、年齡、成就序列,仍然維持男大於女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報導刻意採訪某些相同觀點的個案,便想稀釋統計解釋力,似乎有引導讀者思考之嫌。

其五、現代社會開放,女性經濟獨立,自主性遠超過傳統社會,婚姻中連結兩個家族經濟利益,乃至替女性尋找長期飯票之經濟功能式微(除了嫁來 台灣的部分外籍新娘外),婚姻的基礎不再是經濟或家族勢力的結合,而是戀愛關係。選擇不婚者肯定超過過去社會(例如,同志限於現行法律或社會壓力不得結 婚,遠比古代強被壓制其性別傾向而被迫結婚),從而也造就單身熟男熟女不婚統計數字的升高。

總之,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升,經濟自主,人格獨立,還有社會開放多元,親密關係的維持模式增多等各種理由的影響下,單身熟男熟女不婚比例 肯定超過過去,這是社會變遷下新人口組成結構的變動。我們應該深入了解男女晚婚的實際成因,而不是將統計數字輕易的以昨是(例如某一年代男女婚配的統計數 字)今非的態度解讀。

否則,誤解統計結果不說,還將被歸類之社會類屬(高學歷未婚熟女)汙名化,成為父權社會打壓適婚年紀不結婚之高學歷熟女的幫兇,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得承受過多不必要的結婚壓力,對這些人來說實在很不公平,也沒有實際幫助!(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Labels: , , ,

高學歷女性單身多 生育率堪憂

2007-08-23 17:06/張德厚

社會環境變遷,晚婚甚至不婚的人也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高學歷女性」的單身比例相對來說比較高,專家憂心「不婚」形成風氣,將導致台灣「總生育率」不斷下滑,致使「人口老化」更為嚴重。
(張德厚報導)

國科會委託台灣大學進行「近期婚姻趨勢對未來生育率的可能影響」研究,研究顯示多數國人都會在40歲前後結婚,但仍受年齡及教育程度影響。
以35~44歲這個已過適婚年齡的族群來說,仍有17.8%的男性及13%女性未婚。
其中,大學女性24.6%的未婚率,遠高於大學男性的16.1%;專科女性也以17.6%高過專科男性的14.5%。
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陳玉華組長:『對這群人來講,教育程度比較高,經濟的表現比較好,你在這種情況之下,當你要選擇結婚或生育的時候,你有一個取捨,所以對這些人來說,機會成本這麼高的時候,他會不會願意妥協或交換?』
陳玉華表示,台灣的整體平均生育數去年已經降低到1.12的歷史新低,不婚族增加造成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的問題勢必嚴重,值得有關單位重視。
而陳玉華也指出,以往國人對於外籍配偶有生育過多的錯誤印象,事實上外籍配偶的平均生育數都在1.5以下,只比本國籍稍高一些,如果連外籍配偶的生育率都下降,台灣的整體生育將更為堪憂。
陳玉華:『如果說我們今天把外籍配偶的生育,把它移除掉,必然的結果就是數字會低於我們現在看到的數字,當你沒有外籍配偶的時候,台灣人有沒有辦法去彌補這個差距。

Labels: , , ,

高學歷熟女不婚 生育率降降降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7.08.23 03:12 pm

隨著時代改變,愈來愈多高學歷適婚年齡女性並未披上白紗,人口專家擔心會讓已偏低的總生育率更加下滑,致使人口老化更加明顯。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普遍現象,國科會委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助理教授、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陳玉華,進行「近期婚姻趨勢對未來生育率的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國人都會在40歲前結婚,但仍受年齡及教育程度影響。

就拿35~44歲這個已過適婚年齡的族群來說,仍有17.8%的男性及13%女性未婚。其中,大學女性24.6%的未婚率,遠高於大學男性的16.1%;大專女性也以17.6%高過大專男性的14.5%。

相較下,高中以下學歷男女性的未婚率,則完全倒轉過來,高中男性是17%,高中女性是11.3%;國中男性是20%,國中女性是6.9%;至於國小學歷的男女未婚率差距更大,男性是33.1%,遠高於女性的9%。

就因為高教育程度女性及低教育程度男性的未婚率偏高,國內的總生育率逐漸下滑,已從民國40年的7.0,在民國70年代中期首度低於2.1的替代水準,去年更降低到1.12的歷史新低,使得我國與香港、南韓、日本、新加坡並列超低生育率地區。

在這個大環境下,愈來愈多的外籍配偶對提升國內總生育率做出明顯貢獻。截今年7月底的統計,國內的外籍配偶已累積到39萬3630人,大陸配偶及東南亞配偶分別佔65.5%及31.3%,另3.2%則為其他地區配偶。

陳玉華說,國人對這些外籍配偶普遍有「又愛又恨」及「高度焦慮」的複雜情緒。她解釋,娶外籍配偶的男性大都是低社經地位者,他們能娶到老婆是件好事,但所娶的卻不見得是自己所愛,因此是「又愛又恨」。

此外,由於目前海峽兩岸仍處政治分歧的氛圍,大陸配偶及所生的「台灣之子」今後的政治取向及投票行為,往往讓夫家懷有「高度焦慮」,可說是矛盾到了最高點。

【2007/08/23 聯合晚報】

Labels: , , , ,

Sunday, August 19, 2007

新版婚姻契約 出軌→罰錢

【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2007.08.17 03:00 pm

婦女團體今天發表新版婚姻契約和結婚證書,明訂婚姻中的雙方婚前應先做健檢、約定子女姓氏,婚後若發生出軌、家暴,違約者應付懲罰金,另一方更享有不履行同居義務和攜子女離開的權利。

現代婦女基金會與受暴婦女訴訟扶助委員會聯合設計婚姻契約和新版結婚證書。現代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表示,該會四年前首度提出婚姻契約,明訂家務分工、家用支出分配、夫妻財產、配偶零用金等權利義務。新版契約和結婚證書配合民法親屬編的修正,進一步增訂。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律師王如玄表示,婦女團體提出的新版結婚證書中,附帶了婚姻契約,因為新版結婚證書是基於現行法所授權夫妻兩人可得約定的項目,因此 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而且因為證書是結婚當時所簽立,在戶政單位會留存一份,並且由主婚人、證婚人在公開場合見證簽署,做為雙方紛爭時的依據。

新版契約中,首先規範雙方應有婚前教育與婚前健康檢查。其次有關子女姓氏是從父或從母姓,則依民法親屬編修正,改為「子女出生前夫妻雙方先約定」。

新版契約更提出「懲罰違約金」的規定。主張立約人承諾婚後有忠誠義務,違者應付他方懲罰性違約金(額度由雙方另議),並視同他方有不履行同居義務與攜子女離開的權利,直至立約人改善為止。

現代婦女基金會歡迎各界索取婚姻契約和新版結婚證書。只要附上10元回郵信封寄: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7號7樓之1B室,現代婦女基金會收,註明「索 取婚姻契約/新版結婚證書」。或至基金會網頁www.38.org.tw之下載專區下載即可。或洽電話:(02)2391-7133。

【2007/08/17 聯合晚報】

Labels: , , ,

新婚姻契約 出軌、家暴訂懲罰金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7.08.18 01:37 am

明天是七夕情人節,現代婦女基金會準備一份雖不浪漫、卻很實際的情人節禮物-因應民法親屬編修正的新版「結婚證書」和「婚姻契約」,送給想要成為眷屬的有情人:不但子女姓氏要先行約定,對於出軌、家暴也訂定懲罰違約金。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指出,愛情雖然浪漫,但敵不過走入婚姻後,要不要冠夫姓、家庭生活費、家務分工等現實問題,民國九十二年,現代婦女基金會開始 推動「婚姻契約」觀念,因應今年五月民法親屬編修正,基金會將契約內容重新修訂,製作完成新版「結婚證書」、「婚姻契約」提供民眾參考,可進入http://www.38.org.tw下載。

現代婦女基金會也與Yahoo奇摩新聞中心合作,在網路進行「婚前/婚後生活期望值」調查,有八成受訪者願意和另一半一起討論並簽署婚姻契約。這項調查,六天有兩萬四千多人參與投票,女性占了近七成,投票者又以未婚居多,約八成四。

王如玄律師指出,經過民間團體的推廣,不少人已有簽訂「婚姻契約」的觀念,但大家還是搞不清婚姻契約是否有法律效力。她說,如果寫上「保證愛你一萬年」, 當然很難認定是否有效,其實婚姻契約用意是夫妻雙方結婚前經過溝通,對於住所地、家庭生活費、夫妻財產制、自由處分金等約定,避免日後發生爭執。

賴芳玉律師則提醒,民法親屬編修正後,明年五月廿五日以後結婚者,結婚證書還需有兩人以上證人簽名,並向戶政機關登記後生效。

現代婦女基金會提供的新版「婚姻契約」,新增重點包括:子女姓氏在子女出生前就先行約定;對於出軌及家暴行為,也從過去的「精神損害賠償」改為「懲罰性違約金」,王如玄指出,「懲罰性違約金」要訂多少才合理,因人而異,原則就是要能起阻嚇效果。

新版契約也明訂立約人需對配偶盡告知義務,包括:是否曾有婚姻關係、育有子女、前科紀錄,或需與其他家庭成員同住等。

調查也發現,對於孩子姓氏問題,逾八成男性希望婚後起碼有一個孩子和他同姓,女性只有五成多。對於子女姓氏事先約定,近四成受訪者持保留態度。

【2007/08/18 聯合報】

Labels: , , ,

在家帶小孩 有錢可以領 外遇、打人 新版結婚證書可罰錢

中國時報 2007.08.18 
在家帶小孩 有錢可以領 外遇、打人 新版結婚證書可罰錢
林倖妃/台北報導

婚前甜甜蜜蜜,婚後拳打腳踢,再也不用自認倒楣!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委請律師所擬定的新版結婚證書,只要在公證下簽訂婚姻契約,可依法要求對方,不論是外遇或打人都要支付懲罰性違約金,甚至一方在家帶小孩,另方要給「自由處分金」,再也不用藏私房錢。

隨著民法親屬篇的修正,現代婦女基金會委託律師,擬定新版的婚姻契約以及結婚證書,提供給即將步入禮堂的新人或是有意走入婚姻者參考;律師王如玄提醒,國內婚姻制度從現行的「儀式婚」,在明年五月即將實施「登記婚」,屆時新人可直接填寫訂有契約性質的結婚證書。

律師王如玄和賴芳玉都表示,新版結婚證書都基於現行法授權夫妻兩人可約定項目,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以目前的「儀式婚」只要是公開場合,在 主婚人和證婚人見證下所簽署,就可以作為日後雙方發生紛爭時的保障,至於「登記婚」生效後,則需要兩人以上證人簽名,經向戶政單位登記結婚才有效。

現代婦女基金會主任王秋嵐指出,婚姻契約可以先確定婚後是否冠夫姓,以及財產制和子女姓氏等,甚至可以依據民法第一○○三之一條,確立家務分工以及生活費用支出比例,對於誰洗衣服、誰拖地板可以事先講清楚、說明白,以免日後互相推諉、吵翻天。

依據民法,一旦在婚姻中有一方違反忠誠承諾,有外遇或養小老婆、小白臉,抑或是施予精神或身體虐待、動粗,都可以要求對方支付懲罰性違規金;至於金額方面,王如玄說,由雙方約定,但若獅子大開口,鬧上法院後法官不一定能認同。

民法第一○一八之一條,只要雙薪家庭因故變動,一人在家照顧子女,亦可要求夫或妻在家庭生活費用之外,提供另方「自由處分金」,也就是過去所稱「私房錢」,讓夫或妻可以自由運用,不用再看掌握經濟優勢者的臉色過日子。

Labels: , , ,

婚姻契約 難保幸福卻傷感情

中國時報 2007.08.18 
婚姻契約 難保幸福卻傷感情
林倖妃/台北報導

「愛我一萬年」、「永遠不變心」,類似要求愛情天長地久的詞句,是否可簽在婚姻契約或結婚證書中?律師王如玄說,契約除須有法令依據外,還需具「可行性」,風花雪月用語,恐怕都無法生效;有人則覺得婚姻契約雖有必要,但恐仍無法保障幸福,反而傷害感情。

現代婦女基金會提出由律師擬定的新版結婚證書,附有婚姻契約提供新人先在婚前達成共識,以保障婚後相互權益;結婚尚不滿一年的林小姐說,她個人贊成,但覺得家務分工和生活費用事先說清楚,不但不易實施,還可能會傷感情。

林小姐說,就像在契約內即使言明老公要洗衣服、拖地,但若他婚後全丟給老婆,老婆硬要他依約而行,不但無助婚姻還會打壞感情。

Labels: , , , ,

婚姻 讓多數人更幸福

【世界日報╱本報訊】
2007.08.19 09:20 pm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系教授費萊Bruno Frey)等人歷時1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婚姻的確能使多數人更加幸福,儘管約半數的婚姻是以離婚收場,但結婚要好於單身獨處或同居。

費萊教授說:「結婚有助於增進幸福,原因是人們有更強的承諾感,他們願意付出,這與同居關係完全不同。」

費萊教授研究的主題是探討幸福與婚姻之間的關係,在過去17年間調查了1萬5000人。費萊教授本人就只同居但沒結婚,他的研究結果也出乎自己的意料,他說:「我的伴侶不想結婚,她認為結婚不會有任何好處,只會限制人。」

費萊說,許多西方國家的離婚率在50%左右,他的研究證明,大家尋求帶有承諾的感情,和延長婚姻關係的願望。他說:「離婚者在與配偶分開10年後,仍比沒有結過婚的人幸福,儘管幸福感會逐漸遞減。」

西方文化中多數人是因浪漫熱戀而結婚,亞洲、非洲和中東的文化與此不同,但如果是家庭安排的婚姻,新婚者的幸福程度並沒有顯著提升,費萊說:「他們的幸福提高程度很小,在某方面說,他們適應了對方。」

費萊是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心理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他認為,世上使人最不高興的事情就是失業。

【2007/08/19 世界日報】

Labels: ,

女性吃牛排 感情獲滿足

現代女性自我接受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忠於自己」,許多女性約會時,不再故作淑女,而會坦言自己愛吃牛排,她們覺得生菜沙拉已經過時。事實也證明,不做作、愛吃肉的女姓,比較易找到終身伴侶。

瑪莎.富來區 (Marth Flach)在交友網站Match.com上這樣介紹自己:「我喜愛建築、紐約客雜誌、狗、牛排和玩周日字謎遊戲。」

她理想中的男友為:「聰明、有趣、善良、愛紅酒和大牛排。」

她重覆提到牛排,這招果然管用。她第一次與韋基(Austin Wilkie)約會就大吃牛排,他們交往的一年間,也不時到紐約市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的漢堡店吃漢堡,一年後,韋基向她求婚。今年3月,他們在曼哈坦西36街的Keens牛排餐廳試餐,他們結婚的餐點包括迷你乳酪漢堡和許 多牛排。

韋基太太青少年時只吃素食,她甚至常穿一件「肉就是謀殺」的T恤衫。到她30多歲時,她開始吃牛肉,當她在網站上介紹自己時,她已經悟出牛排不但可讓人滿足口腹之慾,也可讓人得到感情的滿足。

她說,吃紅肉發出的訊息是,她是「不做作、實際、不神經質。雖然我不胖,我對體重不過度憂慮,我對飲食沒有問題。吃漢堡意味著,我不浪費錢,和我交朋友不需要花大錢。」

聽好:沙拉已經過時,吃不過分燒烤的牛排才合乎現在時尚。

餐飲界和交友專家表示,對許多女性而言,肉食非但不是謀殺,肉食已經成了交友重要策略。

Smith & Wollensky餐廳集團的概念發展副總史提爾曼(Michael Stillman)表示:「女性點牛排的數目讓我吃驚。」該集團2006年4月在曼哈坦西58街的餐廳「高品質肉食」(Quali-ty Meats)開張,該餐廳除了提供傳統牛排以外,其設計和菜單都特別為了迎合女性顧客的喜好,該餐廳還提供海鮮餐。史提爾曼說:「女性顧客更喜歡我們的牛 排餐,和我兩、三年前在我們其他餐廳所見的現象大不相同。她們喜歡帶骨牛腰肉和牛仔肋眼牛排。」

女性過去的傳統是在與男友約會前,先在家裡吃點食物,約會時,只點少量餐飲,以顯示淑女的矜持。許多女人仍然保持這種作風。德州視訊監看設備銷售人員安隹 雅.貝怡(Andrea Bay)說:「第一次約會的時候最好不要點大餐,因為妳不想被稱作大胃公主。」28歲的貝怡身材曲線玲瓏。

但對其他女性而言,約會時只吃沙拉顯得不討喜的懦弱。

34歲的TV Guide編輯米雪.海勒(Michelle Heller)說:「只吃沙拉顯得無用、無趣和孩子氣。我不要被認為了無生氣和呆板。」

【2007/08/19 世界日報】

Label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