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 News

cutting some news for collection.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危險情人 去年至今害36命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小萍和男友提分手,結果男友不但頻打電話騷擾,還動員親友團辱罵她「始亂終棄」,嚇得小萍膽戰心驚。小萍終於應約出門,被要求跪下,遭潑硫酸失明,然而小萍只想著:「我總算解脫了,至少不用擔心父母受害……。」

「分手後還不斷追求,就是性騷擾。」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賴芳玉鼓勵女性遭情人暴力,要立刻報警。

近日情殺事件連連,分屍、毀容、挖眼珠駭人聽聞,現代基金會調查,從去年一月至今年六月,媒體報導的情人暴力、情殺案有兩百六十四起,平均每兩天一起,波及四百七十六人,有卅六人喪命,受害人超過九成是女性。

現代基金會指出,這些案件最主要的發生原因是「分手」,占所有原因的六成五。加害手法包括傷害、殺人、恐嚇威脅、精神虐待、強制性交等,其中殺人及殺人未遂占兩成,顯見情人發狠的危險。

「談戀愛就像貼狗皮膏藥,貼的時候容易,要分手時若撕得太猛,常會皮開肉綻。」中心診所精神科醫師李光輝指出,情人分手時機很重要,首先得觀察對方在兩周內有否心情波動,再循序漸進慢慢談,並在公開場所提分手,最高哲學是「讓對方提分手」。

李光輝說,最好一開始就避免危險情人,指標包括有無傷人前科、酗酒、嗑藥習慣。

「一發現對方有暴力傾向,就該慢慢遠離。」李光輝指出,根據美國調查,女性遇到暴力情人,平均會被傷害十七次、七個月後,才會提分手。

「把癡纏當浪漫的迷思,一定要破除。」賴芳玉表示,許多癡纏愛慕者的例子,被描述為「癡情漢」,但這些浪漫往往變成暴力控制。

Labels: ,

考試沒教的事》大人不准…愛與性 只能錯中學?

2008/08/31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第五課 親密關係

在一場性別教育的演講中,一個國中生舉手贊成「國中生可以談戀愛」,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問:「你可以負責任嗎?」國中生對「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和她有小孩,我會承認是孩子的爸爸。」陳皎眉再問:「你養得起孩子嗎?」國中生頓時語塞。

不讓你追 就該被殺千刀?

「難道拒絕一個人的追求,就應該被砍一百七十六刀嗎?」一封網路流傳的控訴信,是多年前一起情殺案的被害家屬心情。只因拒絕追求,女孩被小開開賓士車撞倒,再亂刀狂砍斃命。發狂的情節和今年的割喉毀容情殺案件,一樣令人驚心。

曾幾何時,談戀愛的風險大增,除了「分手」可能成了致命危機之外,不時出現的「少女廁所產子」新聞,讓大人驚覺:對於愛情、對於性,即使大人不准許、不討論,年輕孩子早就在「做中學」。

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觀察,青春交友、戀愛是青少年重大的情緒波動來源,從猜測「她喜歡我嗎?」「如何告白」到交往、相處與分手,課本上沒有步驟說明,學校頂多把兩性關係當營養學分,很多家長更不知從何教起。

學習愛情 只能看偶像劇?

兩性議題作家陳安儀說,從小學到大學,很少人上過交友婚姻戀愛課程,這很可怕,「在人生重要的大事上,我們竟然都是在錯誤中學習。」

陳安儀說:「我們對怎麼談戀愛這件事,都是從瓊瑤、羅曼史小說、偶像劇裡學來的,一點都不真實。」

兩性相處 瑞典小學就教

婦運團體一向推崇瑞典的兩性教育。瑞典政府認為,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是老師的責任,早在半世紀前,瑞典中小學全面實施性教育,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並陸續出版《性教育教師手冊》給學校教師參考使用,台灣已有中譯本。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柯慧貞的親友常問她:「我兒子才念國中,最近交了女朋友,怎麼辦?」好奇又焦急的家長逼問兒子,卻一無所獲,女學生懷孕也不敢告訴大人,為什麼孩子不讓父母成為情愛問題的避風港?

我懷孕了 我敢跟爸媽講

柯慧貞認為,如果父母能放下威權,改扮輔導員,提供資訊讓她或他知道戀愛、懷孕後要面對的問題和責任,最後由孩子自行決定,就不致讓孩子孤立無援。

父母不能幫孩子過日子,但可以教他們該珍惜什麼。

陳皎眉也常見父母限制孩子交往對象,說是為孩子好,但什麼才是好?「只要孩子認為彼此真心相待,可共創幸福家庭,父母觀察對方也善良、有上進心,就要信任孩子的判斷力。」她說。

失戀經驗 願跟孩子分享

「分享也是教育。」吳健豪說,父母親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交友經驗,即使是失戀、離婚都是好故事,「孩子會知道,交友、經營婚姻沒有成功和失敗這回事,而是兩人的磨合程度。」

所以,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鼓勵大學生談戀愛,因為談了戀愛,「你懂得分享、關懷和負責。」走過愛情之後,會重新探索和認識自己,而且看清楚:不必把自己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我男友一天打二、三十通電話問我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快窒息了!」吳健豪發現,太黏情人的人常有心理壓力,導致異常行為模式,且壓力往往來自原生家庭,像在手足間被冷落,或失去至親,因此沒安全感。「談戀愛正好找出壓力點。」

他提分手 我學危機處理

情侶分手常教人痛徹心扉,但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鼓勵年輕人應該多談戀愛、多練習分手,「這過程讓你學到如何跟別人相處,知道哪種人適合自己。」

陳皎眉也要年輕人切記:「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別人也有拒絕的權利。」

今年七月發生的割喉情殺案,情侶相戀同居三年,一提分手,男友竟成「愛情恐怖分子」。中央警大教務長黃富源說,談分手是「人際危機處理課程」,「修得好一起成長,修不好可能一起毀滅。」所以,感情這門課能不好好修嗎?

他是不是恐怖情人

‧不尊重我:
對生活、行動自由、財產,甚至性自主權的不尊重,都要提高警覺。
‧挑剔、吹毛求疵:
愛得濃烈,情人眼裡出西施,青春痘可以看成酒窩。當愛人開始對芝麻小事找麻煩時,就要小心。
‧對小事暴怒:
情緒反應不符合比例原則,例如只是牙膏多擠了點,卻被斥責浪費、揮霍等。

資料來源/黃富源

怎麼修好戀愛課

‧知道愛人與被愛是學習認識對方和自己的過程,不以成敗論英雄。
‧父母在生活中分享戀愛經驗、相處之道,讓孩子有學習對象。
‧與其禁止孩子談戀愛,不如開誠布公談論親密與性。
‧當孩子的情感後盾,即使情場失利,也有家人支持,不致對人生絕望。
‧國中到大學可開設交友、戀愛、婚姻課程,討論人際互動與兩性交往議題。

製表/記者鄭朝陽

【2008/08/31 聯合報】

Labels: , , , , , , ,

Saturday, August 02, 2008

與老公獨處 英女性最愛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根據一項對一千位女性所作的調查,儘管再喜歡瞎拚買鞋,再喜歡和女性友人聚會聊天,有空時,40%的女士還是會把和老公相處擺在第一。

所有與老公共處的活動中,共進浪漫晚餐是這些女性的最愛,第二是做愛做的事,再其次是喝酒聊天、看電視、種花蒔草。

不把和老公相處擺第一的60%女性中,半數說她們認為和子女相處最重要,不到三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她們想一個人獨處。

《婦女與家庭》雜誌調查的對象為20到70歲女性,其中約80%已婚或有同居伴侶,72%有子女。

高達84%的婦女說,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是能夠擁有空閒的時間,這時她們最想做的,不是逛街,也不是友人外出喝杯酒,而是和家人在一起。

少於5%的女性說,鑽石、跑車、遊艇、或是Christian Louboutin的鞋子是她們最重視的東西。

若只能實現一個願望,31%的婦女指出,他們希望有人幫忙做家事,或是每周有人送來鮮花。

至於一整天覺得人很衰後,最能讓女性提神的是喝杯酒或香檳,否則一杯茶、一塊巧克力、一杯卡布奇諾也不錯。

雜誌的總編輯蘇‧詹姆士說:「很高興看到40歲以上且生活忙碌的婦女,能從生活中的小事找到極大樂趣。」

【2008/08/03 聯合報】

Labels: , ,

婚姻保不保 看肢體語言就知

2008-07-27 中國時報【尹德瀚/綜合報導】

 喬伊.納瓦若曾任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幹員,在反情報部門服務25年,他的專長是觀察人的肢體語言,以揪出潛伏在美國的間諜。而納瓦若在退休之後發現,用這門工夫來分析男女之間的關係一樣很有用。

 納瓦若日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要判斷一對男女的關係是否健全,最可靠的方式不是聽他們的談話,而是觀察肢體語言,肢體的一舉一動,能傳達很多不為人知的隱藏訊息,包括一個人的思緒、感覺、欲望和意圖。

 納瓦若舉了一個實例:他和一群朋友以及他們的配偶到加勒比海度假3天,大家玩得非常盡興,其中一人提議,「明年我們再來玩,」其他人紛紛表示贊成,但納瓦若這時卻發現,這個人的妻子把手放在下巴下,手捲成拳頭。

 這個姿勢在旁人看來沒什麼,但在納瓦若看來卻是一個「危險」訊號。接下來他繼續密切觀察,當其他人在熱烈討論時,這位女士也勉強擠出笑 容,但笑得很僵硬,納瓦若因此判斷,這個朋友的婚姻恐怕不保。結果過不到6個月,這個朋友的妻子就要求離婚,而男方這才發現,妻子另有意中人。

 納瓦若說,男女發展感情時,許多行為源自幼時與母親的互動,一個人在回應母親關愛的眼神時,眼睛會睜大,瞳孔會放大,臉部肌肉放鬆,嘴唇變得豐滿與溫暖,頭會稍微傾斜;這些行為會跟著一個人一輩子。

 根據納瓦若的觀察,男女開始戀愛時,一舉一動往往反映出對方的行為,像相互深情凝視或手牽手走路;等到這段戀情發展得更深時,彼此反映的律動會更強烈,例如可能有相同的眨眼頻率或呼吸節奏。外人或許無法察覺,只有他們能心領神會。

 納瓦若那位朋友離婚後已經再婚,最近又與納瓦若參加加勒比海遊輪之旅。在旅途中這位朋友不時用關愛的眼神看著新婚妻子,她也回報以愛慕的眼神,當他們牽手時,她會輕揉他的手。納瓦若因此確定這會是一段幸福婚姻。

 一般人肢體動作也會洩露許多訊息,例如張開手指按著桌面,是在宣示對領域的控制權;兩手相握拇指向上豎起,意味著愉快的心情。

Labe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