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 News

cutting some news for collection.

Saturday, March 18, 2006

調查顯示研究生對婚前性行為寬容 無力談婚論嫁

核心數字

日前,上海大學研究生工作團委和上海大學研究生聯合會針對學校研究生婚戀觀現狀作了調查,對在校研究生讀書期間結婚這一做法,有29.6%的學生明顯表示贊同,32.7%的受訪者表示從愛情到婚姻最大的阻力是無經濟基礎;對於婚前性行為的態度,近6成學生認為“性是個人行為,自己負責就行了”。

另據相關調查顯示,同意“愛情可以創造一切奇跡”這一觀點的上海青年有44.8%,但是不同意這一觀點的人數有50.4%。

上海大學研究生工作團委和上海大學研究生聯合會日前針對學校研究生婚戀觀現狀所作的調研結果顯示,研究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較為寬容,但談婚論嫁有心無力。

對在校研究生讀書期間結婚這一做法,有29.6%的學生明顯表示贊同,而大多數學生認為無所謂。贊同研究生讀書期間可以結婚的理由集中表現為只要有真愛就可以結婚,32.7%的受訪者表示從愛情到婚姻最大的阻力是無經濟基礎,父母的反對佔10.6%,而其他的各種理由均不超過8%。而認為不應該結婚的理由有多種,主要集中在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和難以承擔婚姻的責任。如此看來,婚姻對於研究生群體來說,雖然年齡已經達到了結婚的標準,但是由於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並非能輕易談婚論嫁。

然而,對於婚前性行為這一現象是否可以發生,近6成學生認為“性是個人行為,自己負責就行了”,有8.7%的學生認為性不應該是在校期間發生的事情。

同樣的,對於學校是否應該對學生婚前同居加以限制的看法也相應地出現不同。其中,認為不應該對此進行限制的佔了46.1%,認為應該加以限制的佔15.8%。

對於學生性知識來源的考察,可以看出,36.6%性知識源於影視作品,35.3%來源於科普讀物,還有9.5%來源於課堂教育,有一部分(7.8%)來源於色情網站。

當遇到情感性愛所產生的問題,將近一半的學生會找同學、密友,而找家長和老師的比率很低,分別為5.2%、1.9%,多數情況下,學生們還是自己處理,不向任何人求助。相關人士認為,學校在對研究生性愛知識的教育上還是相當欠缺。

對此,團上海市委研究室的鄔斌認為,上海大學的調研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反映出上海研究生乃至國內大學生在婚戀觀念方面的一些普遍特點的,比較具有代表性。

鄔斌表示,市場經濟的求利原則使人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帶來了當代大學生道德觀念和道德實踐方面積極的、革命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所具有的功利性與道德性的內在矛盾,也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功利性和個人本位主義。

這些變化給大學生的婚戀觀帶來極大衝擊,使得他們在戀愛和婚姻中,自主意識增強,擇偶注重人品與個人體驗,但也出現了個人本位主義、忽視傳統道德、片面追求享樂並存等一系列傾向。另外,隨著外來文化的涌入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西方性自由觀念大量涌入,對於尚未完全實現社會化、自身發展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群體而言,容易盲目崇拜西方的種種性觀念,對西方的性文化接受較快。

根據團上海市委歷年來的調查和一些高校的反映,鄔斌就大學生的婚戀觀念向記者做了一些綜述。

在一份名為“2004年上海青年發展報告”的調查中,同意“愛情可以創造一切奇跡”這一觀點的上海青年有44.8%,但是不同意這一觀點的人佔50.4%,囿於很多現實複雜因素的阻撓,使得他們對愛情的美好幻想大大減少。

之前的調查數據表明,當前大學生的性觀念比較開放,對於婚前性行為持贊同和支援態度的人數比例比以前大有上升。此間輿論認為,在這一態度下,可以初步估計發生婚前性行為的人數比例也越來越高。

對此,鄔斌表示,作為在人生關鍵階段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行為多變,正在形成並逐漸定型的思想情感不斷受到社會變革的衝擊,使得大學生婚戀本不平靜的心態更易起漣漪。面對情感的選擇,既成性和可塑性的矛盾使大學生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和情感困擾,大學生一方面要積極使自己的主觀認識適應客觀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提高思想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