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 News

cutting some news for collection.

Tuesday, March 28, 2006

寂寞怎靠岸?擁抱558萬 就有幸福感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抗寂寞 踏青、購物、串門子

遠見的調查指出,當受訪者被問到「感到寂寞時,會去哪些地方讓自己比較不寂寞孤單」時,排名前三名的地點依序是: 公園或風景區(接近大自然)、超商或百貨賣場或夜市(購物)、 親友鄰居家。

虛擬網路 安撫不了寂寞靈魂

這項調查也針對生活中的幸福感進行了解。結果發現,很多人雖常玩線上遊戲與網路交友,但網路世界所帶來的幸福感只有5.88分,遠不如參加宗教活動7.95分、社團活動7.86分和養寵物7.31分幸福感。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林以正分析指出,這是因為人還是很渴望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宗教與社團活動提供了現代人一個良好的社交環境,是網路社群很難取代的社交功能。

台灣三大都會區的「寂寞人口」可能多達107萬。遠見雜誌今天發表的寂寞指數大調查發現,「一個人」的生活型態日增,最多人克服寂寞的地點是大自然;而養寵物、泡夜店、玩公仔,都是寂寞族群的首選,寂寞產業正快速在台灣興起。

正因寂寞人口為解決孤單而尋尋覓覓,台灣崛起了一個新興的產業族群,有人稱之為幸福產業或寂寞產業。遠見的調查分析指出,例如頂客族把寵物當小孩,養出一年200億元貓狗市場;苦悶族把動漫公仔當寄託,造就一年6億元公仔商機;還有350萬網路族夜夜上線,連成12億元交友網。都會區的夜店更是近年的新興產業,台北市的夜店一年有30 億元的消費量。建商也預估,隨著「一人戶」的比率漸增,未來單身小套房的市場規模將高達600億元。

寂寞雖有商機,但調查也發現,不光是靠消費才能帶來幸福感,必須要「有錢才有幸福」。當被問到「手頭上要有多少錢,才會有幸福的感覺」時,調查答案平均下來,台灣人平均認為手頭上要擁有558萬元,才會有幸福的感覺。

另值得注意的是,40至44歲的族群也較其他青壯年齡層還要寂寞,寂寞比率12.5%。心理學者吳靜吉分析認為,此一族群的中年人正值家庭經濟的重要支柱,卻相當寂寞的族群,主要來自經濟壓力大,並且開始思索人生活得有沒有意義,造成中年人的寂寞。

【2006/03/28 聯合晚報】